您现在的位置:

中药竹罐的妙用

2023/07/20 16:32


       相传,中药竹罐是由一代神医华佗所发明。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将竹罐在中药中煮沸,由于竹纤维内部存在特殊的超细微结构,可在水中瞬间吸水润涨,从而达到吸收并贮藏药液的目的,再通过负压原理和中药液的渗透作用,促使药液在身体局部渗透治,使中药能更好的渗透穴位以达到温经通脉及活血通痹等治疗效果,极大改善患者机能。

       我院脑病三科开展中药竹罐法治疗中风以及各种风寒湿痹等造成的肢体偏瘫、活动不利等情况,通过使用具有温阳通脉及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材(如具有祛风攻毒、通络止痛之功效的蜈蚣;可活血化瘀的苏木;具有行气活血,宣通脏腑之气、温经通络及行气止痛之功效的乳香、没药;可祛湿驱寒的七叶莲;可活血解毒,祛湿消肿的虎杖、车前子;具有温通血脉功效的桂枝等药物),在适当穴位上留罐,达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与平衡能力,缓解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药竹罐的特点

       1、吸力大●疼痛小

        中药竹罐在冷却过程中,内部蒸汽逐渐凝绝而产生负压,同时因为口径小,因此其产生的压力较普通闪火罐大,作用点集中,但疼痛感小。

       2、辨证施治

        中药竹罐在普通拔罐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选用不同的中草药,在祛风散寒及消肿止痛的基础上,还因使用药物的不同,产生辨证施治的协同作用。

        3、取穴定位灵活

        中药竹罐在施术部位上非常灵活,不仅可以在肌肉丰厚的腰背使用,在肢体关节等软组织较薄处同样可以使用。

        中药竹罐有着其他火罐疗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先用中药煮制竹罐,将中药有效成分充分地浸泡入竹罐纤维当中,在负压吸拔时,加上中药煮制后的温热性,可以快速地将中药成分导入患处,竹罐有着非常好的保温性,放在患处的竹罐温度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可以起到温灸的治疗作用,使得寒邪湿气造成的气血不畅,经络瘀阻不通的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在拔除体内寒湿气体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温阳活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