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

2023/05/04 10:46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5岁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是一种对男性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欧美相比相对较低,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原因,我国前列腺癌近年来呈现了明显上升趋势,它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国45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在21世纪,前列腺癌可谓是男性的“沉默杀手”,不仅是普通百姓,有很多名人也受困于这个疾病,包括曾经的世界某首富,新加坡某总理等。并且这个疾病有一个临床特点,即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前列腺癌现状:中晚期多于美国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为体检发现。进展期逐渐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血尿等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症状,而这些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因此很难引起重视。随着病情加重发生骨转移,就会出现骨痛、脊髓压迫等症状。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患者出现了骨痛来医院就诊才发现是前列腺癌骨转移,但是这时候已经发展到晚期了。

       PSA是前列腺癌重要且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来说,PSA正常值在4.0ug/L以下;4.0-10ug/L之间属于PSA灰区(很难判断是否有可能患前列腺癌),此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和随访;若PSA高于10ug/L,则高度怀疑是前列腺癌。2014年,ERSPC公布了最新的随访数据,结果显示PSA筛查使前列腺癌死亡率降低了27%。因此,现阶段在无症状男性中有选择地进行PSA检测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

  当然,一些前列腺良性病变及医源性操作也可使得PSA升高,导致血清PSA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不高,这一点临床医生需警惕。

      正常情况下直肠指诊摸到的前列腺大小约4cm*3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结节,两侧叶对称,如果是前列腺癌,直肠指诊时会发现前列腺表面不光滑,有时可摸到凸起的肿瘤结节,甚至整个前列腺硬如磐石。

      TURS可显示前列腺内结构、血流变化,精确测量前列腺和肿瘤体积,通过这种特殊的检查,医生可以判断肿瘤有没有侵犯前列腺的包膜,这对前列腺的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很有帮助。在筛选出高度怀疑前列腺癌患者后,下一步需对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合理治疗是关键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具体选择何种方法还需综合患者年龄、是否转移、经济情况等来决定。

  总而言之,面对前列腺癌,我们既不能“谈癌色变”,也不能粗心大意,对高风险人群(包括:①年龄>50岁的男性;②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③年龄>40岁且基线PSA>1ug/L的男性)进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